2010-09-30 中國時報 【馬光浩】
 近來,計畫於二○二兵工廠現址興建的生技園區成了熱門話題。反對者從人文、生態,環保著眼;贊成者則一再強調生物科技明日產業之星的龐大潛力。但換一個角度去看問題:增加了一個鄰近中研院的生技園區,是否就能讓台灣生技業脫胎換骨,真正成為叫了多年「兩兆雙星」中的一顆星?

 生物科技業毫無疑問的將是未來人類科技中的顯學,但在當下,它仍充滿了未知與風險。如此一門看好長期的投資在歐美自有資本雄厚的風險投資基金或大藥廠願意嘗試,在私人資金投資意願相對保守的台灣,仰賴政府支持培育就變成了必須的過程。過去,政府也確實投入了相當的資源於生物科技。但現實告訴我們,生物科技業似乎還是跌跌撞撞向前走著一條艱險的道路。這種結果,絕不能歸咎於沒有一個鄰近中研院的生技園區,也不是建一個鄰近中研院的生技園區就能解決的。

 筆者認為問題的根本在於人才的培養。任何科技要能成為行業,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人才投入,並不是一些教授們招幾個研究生就能產生一門行業。生物科技如此高風險的新興專業絕非台灣一般理科資優生的首選;少許極優秀的生技學子又多半於畢業後出國深造,緩不濟急。如果僅靠幾個人、幾個實驗室、或少數公司,毫無競爭力可言。

 台灣更缺乏生物科技(業)的人才。發展一門行業不僅要有研發能力,更要知道應該研發什麼樣的產品有市場,將來如何把產品推向國際。台灣盛行的「代工」,基本業務模式在相當成熟的產業如半導體及面板可能夠了;但用於仍在快速發展,包羅萬象的生物科技,就嫌不足。台灣需要對國際生技市場有敏銳嗅覺,並熟悉客戶需求、歐美法規條例、市場發展與通路的業務人才。這類人才在產業中的重要性不下於研發人才,但卻經常被忽視。

 真正能大量吸收人才的方法,還在於讓年輕的一代看得到「商機?業務」與「錢景?工作機會」,不至淪落到「博士後,沒頭路」的窘境。半導體、電子業不必推,推廣生技的老師們經不起學生一句「畢業後,去哪裡?」的純真問題。在台灣,曇花一現的生技大躍進新聞不時出現,但多半無疾而終。如此之下,誰能有信心呢?

 台灣需要一群穩定、中、小型但有國際觀的生技公司來不斷吸收生技研發人才,並訓練生技業務人才。這些公司會是什麼樣的公司呢?坦白說,一開始長期賠錢的公司。歐美各國經歷數十年嘗試,也沒有找到一個百試百靈的模式。各大藥廠,在耗費天文數字的研發資金後,最後選擇刪減內部研發,增加與大量中、小型生技公司合作,「亂槍打鳥」的方式加速新藥發展,生物科技的艱難與複雜度可想而知。寄望快速成長、一炮而紅是不切實際的。

 當研發與業務人才達到一定數量時,設立園區可把他們聚在一起,加速發展。有大小園區而沒有足夠的人才,不過是一齣「空城計」,把社會大眾當成司馬懿罷了。最後,套句張曉風女士的話,在此先行致歉。報告總統,台灣不需要更多的生技園區,台灣需要更多的生技人才!(作者於舊金山矽谷從事生技顧問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dysung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