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3x122010110500199,00.html

美國聯準會(Fed)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所推出的第一輪量化寬鬆政策(QE1)效果顯著,市場一度以為,只要美、歐能渡過這個難關,佐以新興市場的高需求助力,接下來的會是一片康莊大道。然而事與願違的是,在庫存回補的循環結束之後,隨即呈現開發中與已開發國家經濟成長動能不一的現象,美國陷入二次衰退的疑雲更不斷湧現。為避免如同日本一般陷入「失落十年」的困境,Fed在3日開會後推出第二輪的量化寬鬆政策(QE2),承諾明年6月底前購入規模高達6,000億美元的長天期政府公債。然而QE2的實施是否有其必要性?6,000億美元的資金是否能達到Fed預期的結果?後QE2時代,全球經濟又將走到什麼境地?在在值得觀察。

 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Fed展開QE2?《聯邦準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明定,Fed的雙重職責就是促進最大就業及維持物價穩定。然而,今年9月美國失業率仍高達9.6%,遠高於前次景氣循環擴張期的平均5.3%。另一方面,在近期經濟成長速度趨緩的情況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已連續兩個月持平,年上漲率則為0.8%。至於Fed一向用來衡量物價水準的核心PCE物價平減指數,今年9月的年上漲率也僅及1.2%。由於目前所公布的物價指數均低於Fed認定的合宜區間1.5-2.0%,顯示美國低度通膨的危機並未解除。

 政治因素也是這次Fed推出QE2的重要考量。以減稅及縮小政府支出作為政策訴求的共和黨,在剛結束的美國期中選舉取得眾議院多數,是以未來歐巴馬政府要進一步實施大規模財政政策的可能性將大為降低。易言之,在美國經濟缺乏成長動能加以物價低迷狀況無法改善,而政府又無法增加支出下,實不難理解Fed為何在此時推出6,000億美元規模的QE2。

 至於QE2能否發揮其預期的效果,則尚難論斷。持正面意見者認為,Fed購入長天期債券進而壓低其殖利率,藉此引導投資人對於類如房屋及股票等其他資產的需求增加,此將造成房價的上揚以及股價的上漲,間接地透過財富效果刺激經濟成長。對此,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W. Dudley曾於10月19日的演說中表示,依據2009年3月QE1的經驗,這樣的政策效果相當於調降聯邦資金利率2~3碼,當足以發揮相當的政策效果。同時,QE2也將促使美元維持弱勢,有助於美國縮小其貿易赤字,並藉由出口的增加帶動就業的成長。

 然而持反面意見者則認為,目前所作對量化寬鬆政策的評估研究結果大多基於2009年的情況。但當時QE1得以發揮刺激經濟的效果,最主要是因為美國經濟處於信貸擠壓困境,Fed適時地提供充裕的流動性,有助於金融體系免於崩解。從那時起,美國金融體系雖逐漸擺脫該困境,但取而代之的是銀行流動性過剩的問題,加以目前企業及消費者仍處在減債去槓桿的階段,對信貸的需求並不大,QE2只不過是增加銀行的超額準備,而若資金流向較為投機的市場,反而助長新一輪的泡沫,此將影響美國經濟長期的穩定性。

 此外,若QE2沒有搭配政府緩和違約房貸的措施,其效果將大打折扣。事實上,對於許多房貸戶而言,量化寬鬆政策是一個看得到但吃不到的政策。美國房價從2006年7月下跌至今,跌幅接近30%。房價劇跌造成許多房貸戶房屋淨值(房價減房貸餘額)大幅縮水,甚至出現負數。偏低的房屋淨值,使得房貸戶難以將金融海嘯前的高利率貸款,轉換成利率較低的新房貸,因此房貸違約情況並沒有因量化寬鬆政策而緩解,房價下跌的壓力仍在。雖然新購屋者可以得利於低廉的房貸,但對於購屋者而言,決定購買房屋的因素並非只有利率因素,在房價確定止跌之前,房屋買氣也很難升溫。因此,QE2是否可以發揮激勵房市的作用,實在未定之天。

 受到預期Fed即將推出QE2的影響,8月起國際金融市場氣氛即明顯轉趨樂觀,包含股票、債券、原物料等各種資產類別的價格均齊聲上揚。然而矛盾的是,QE2的推出乃是為因應美國經濟復甦情形明顯不如預期、且有通貨緊縮的疑慮,照理來說在經濟表現低迷下,反映經濟基本面的資產價格不應呈現這麼活絡的狀態。這樣的差異凸顯的是,在QE2實施之前金融市場早已充斥過剩的流動性,只不過這些流動性並沒有流向有助於經濟復甦的面向,反而在各個股、債、匯市及商品市場流竄。QE2是否能夠發揮應有的激勵經濟效果,抑或進一步形成市場泡沫?仍待觀察。

 總之,Fed此番推出QE2新戲碼,雖然未演先轟動,但現實問題能否因此解決,目前還言之過早。值得省思的是,已往各國央行鮮少將非傳統性貨幣政策納為政策工具,就是因為一旦實施該政策,勢必會伴隨一些負面的副作用;而所謂的非傳統,也代表著這樣的政策並非常態,一旦經濟稍有回溫,央行也勢必將其貨幣政策導向正常化。因此,對於近期市場因QE2引發的狂熱,更應小心謹慎應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dysung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