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ied from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110300490.html


近日無薪假再起,引發社會關注。依今天所看到的對比狀況言,即使是最專業的經濟學家,也一時尚難斷定經濟景氣到底有多壞,勞動情事究竟有多危險。更難以斷定,無薪假現象,會否從個案變成普遍群體化的通案,甚至惡化到動搖國本的地步。

 倒是今天我們已能夠清楚看得到,台灣勞動市場正在跟隨世界大趨勢,進行重大的典範移轉。跟其他所有先進高科技國家一樣,傳統的勞動關係已因為產業經濟市場與社會生活型態的劇變,而有了極其重大的改變。至少有三個方面變數的演化衝擊,已經嚴重改變了企業組織發展的變異性,以及經營機制的賡續性。

 第一是,供給面的科技創新之加速加快,造成製造生產學習曲線的陡峭與短促。新產品新服務的崛興衰替周期循環,暴起暴落,也使得生產科技的新舊取代期程,累進加速度在縮短,從既往百年一輪回,數世代一輪回,到數年一輪回,以至今天竟有一年數輪回的短期循環,且已到達令人驚異的境地。而愈是高科技、愈是高知識密度產業,愈是變化得快狠短。不創新即落伍,不創新即死亡。

 第二是,贏者圈效應。在需求面的大市場,尤其是在高科技產業市場,自一九九○年代末期,興起所謂贏者圈(winner’s circle)的新市場競爭法則,在全球競爭中,任何得以進入贏者圈的,就必定全拿(take all),而所有其它不幸落在圈外的,全亡;使○與一的遊戲,成為高科技產業的營運宿命與規律。這與傳統之市場競爭法則,任何之勝負,祇不過是會導致前後大小的落差而已,所有的市場參與者,在大體上多少都還能分到一杯羹的情形,是迥然不同的。因此,也使得全世界市場的產業競爭樣態,從八○年代中期的borderless(無國界競爭),遽然升級到九○年代後期之後的boundless(超限戰爭),無論是什麼手段的運作,都已用了到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市場的無情,最使參與的企業和人,極為無奈。

 第三是,恆常不再。在供給面與需求面同時出現結構性典範重大移轉情況下,所有產業的壽命周期(ILC)與職業的壽命周期(JLC)都變得愈來愈加短促,使產業經濟社會,出現了既「沒有永恆的行業」也「沒有永恆的職業」的現象。

 在這種發展的大趨勢之下,過去企業可以取得大單、長單的時代,是過去了。短單與急單,乃愈來愈成為企業世界的常態化,則旺季大增員,淡季大裁員,成為「正常」律動現象的必然,永續雇用,反而不是正常。當然這也使得人力派遣服務業的「非典就業(atypical employment)」愈來愈占市場重大份額的原因。

 無薪假,在今天、在可預見未來,政府與民間都非要視之為「尋常」不可了。(作者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dysung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