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回應〈是誰偷走你每個月薪水袋裡的一萬五〉一文,我在此簡要回應,畢竟這是台灣很關鍵的議題,多點討論總是好事。

我本身並不是總體經濟專家,引用的數字,都是經濟學家研究的成果。台灣為何GDP成長但薪資不漲,我並沒有答案,我相信我在前文中也並沒有武斷地提供解答,我只是邀請大家一起來想一想,這樣的經濟成長模式,是我們想要的嗎?我們要依循這樣的模式,再發展下去嗎?

讀者來函〈沒有人偷走你薪水袋裡的錢〉倒是提供了一個解釋: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但海外薪資並未納入GDP計算,才是薪資報酬所佔比例不斷降低的主因。

但該文作者的悉心計算,仍舊無法說服我。主要原因有二:

1. 製造業外流,「本國接單,海外生產」幾乎是所有先進國家的共同命運,美國歷經這樣的全球分工模式,至少早了台灣二、三十年的時間,但美國的勞動薪資分配比重仍達63.7%,日本則為60.6%,德國68.5%,韓國更達71.8%,難道這些國家都沒有產業外移的問題?如果這些國家真能做到在產業外移的前提下,做到如此之高的勞動薪資分配,或許我們也可以求教於該文作者或其他先進,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以做為台灣往後產業發展之參考。

2. 該文的公式,把所有台商可能雇用的人數,通通納入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模式之中。但我們用常識不難判斷,台商只是個籠統的說法,有些登記為中國或境外企業,中國接單也中國生產,應與台灣的GDP計算方式沒有太大的關係。另外一個矛盾的現象是,如果讀者所言為真,理論上中國的勞動薪資比重應該大幅提升才對(不會只有台商採行這模式),但在中研院經濟所的林常青、張俊仁研究員與清大經濟系盧姝璇教授的研究中,中國勞動薪資佔比的降幅甚至還高過台灣。

〈沒有人偷走你薪水袋裡的錢〉一文最令人不解之處在於,作者把中國勞動薪資所得,「還原」回台灣的薪資勞動佔比,據此說明勞動薪資佔比並未降低,沒人偷走台灣人薪水袋裡的錢。一個簡單的事實是:中國勞工並非台灣勞工,這兩個數字要如何相加?但我並沒有要簡化問題為,中國勞工偷走台灣勞工的工作,或是資本家更惡劣地剝削了台灣勞工,而是如我前面所述,我們應該回頭檢視,過去我們相信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該文作者認為,逐水草而居的經營模式讓國內的直接投資下降到冰點,產業轉型又不成功,是多數人薪資無法增長的主要原因,這一點我也相當同意。但台灣之所以會落入今日處境,不就是長期以來政策只講自由不談創新,鼓勵西進不求上進的結果?但該文所提供的解方,卻是一方面說台灣要提高薪資水準,「必須透過紮實的產學合作,提升國際行銷能力,才能創造本土的創新投資機會,才是國家未來永續生存之道」,同時卻又說韓國的勞動薪資佔比較高,是因為韓國的工會強大之故。這豈不是又回到,台灣應該持續「自由化」的意識型態,一切靠自己,其他社會體制的作為與我們無干的老路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dysung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