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g 07 Fri 2015 01:58
吳媛媛:被燒掉的十萬瑞典克朗──社會福利的反思系列三
- May 07 Thu 2015 23:20
阮慶岳批柯:得到權力卻胡亂運用 from 財信雜誌社
http://www.wealth.com.tw/article_in.aspx?nid=4766&pg=4
身兼教授、建築師、評論人與策展人多重身分,阮慶岳對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之後的一連串動作,從拆違建、大巨蛋案到監視器抓違停等處理方式,有許多觀察與批評。本刊特專訪阮慶岳評論柯P的種種作為。以下為口述摘要:
- May 03 Sun 2015 03:43
人渣文本:道德批判與霸凌的區別 from 台灣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50503/602948/%E4%BA%BA%E6%B8%A3%E6%96%87%E6%9C%AC%EF%BC%9A%E9%81%93%E5%BE%B7%E6%89%B9%E5%88%A4%E8%88%87%E9%9C%B8%E5%87%8C%E7%9A%84%E5%8D%80%E5%88%A5
- May 02 Sat 2015 01:16
王盈勛:中國奶酪不是台灣乳酪 from 天下網站
有讀者回應〈是誰偷走你每個月薪水袋裡的一萬五〉一文,我在此簡要回應,畢竟這是台灣很關鍵的議題,多點討論總是好事。
我本身並不是總體經濟專家,引用的數字,都是經濟學家研究的成果。台灣為何GDP成長但薪資不漲,我並沒有答案,我相信我在前文中也並沒有武斷地提供解答,我只是邀請大家一起來想一想,這樣的經濟成長模式,是我們想要的嗎?我們要依循這樣的模式,再發展下去嗎?
- May 02 Sat 2015 01:13
王盈勛:是誰偷走你每個月薪水袋裡的一萬五? from 天下網站
台灣人的薪水、長達十六、七年的時間停滯不前,原本在我們後頭的韓國人,早已超過了我們,這是很多人都已經知道的事。至於原因呢?經濟成長趨緩,政治人物執政不力,是很多人視為理所當然的答案。
這些可能都是事實,但有時,事實也有可能掩蓋另外一些事實。比方說,韓國超越了我們多少?2014年,台灣的人均GDP為22597美元,韓國則是28100美元,台灣的人均GDP,約為韓國的八成。再看另外一項數字──受薪者的平均月收入,各項統計雖略有落差,但也相去不遠,台灣人的平均月實質收入約在45000之譜,韓國則在75000台幣的水平,台灣工作者的月收入約為韓國上班族的六成。
- Apr 30 Thu 2015 09:35
讀了--排隊萬萬歲
- Apr 30 Thu 2015 09:33
讀了--關於人生, 我最想告訴你的事 ...
- Apr 30 Thu 2015 09:31
讀了--每一次出發, 都在找回自己
- Apr 30 Thu 2015 09:28
讀了--為什麼我們的決定常出錯?哈佛教授的9堂心理課
interesting book
內容簡介 from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1589
為什麼明明想減肥,最後還是忍不住吃起炸雞?
為什麼本來只想買罐醬油,踏出賣場卻荷包大失血?
為什麼──我們明明想做這個,最後結果卻是那個?
哈佛教授為你剖析9種影響決定的心理盲點,
讓你巧妙避開種種地雷,聰明堅持目標到最後!
我們的每分每秒都在為自己和他人做決定,
但是為什麼常常我們精心擬定的決策,最後結果卻和預期背道而馳?
最簡單、甚至最無關的因素,
包括房間的光線、早餐咖啡的苦澀程度、辦公室的擺設,
都可能對你的決策、行為產生巨大影響,
甚至讓你朝原先設定的預期越來越遠!
哈佛商學院教授吉諾在本書中,
舉出各種有趣的心理實例作為佐證,例如:
戴上仿冒墨鏡,竟會提高欺騙別人的可能;
增加教室亮度,竟會把作弊行為降低37%……等,
教你認清並避開這些讓決策偏離常軌的地雷區,
並讓你的計畫能夠貫徹始終!
三股導致你的決策偏離常軌的力量包括:
一、來自內在的決策魔鬼:
◆身邊親友給你的「免費」意見,往往比不上我們付出高價問到的算命師或顧問,即使意見內容根本差不多!
◆把自己急著賣車的壓力告訴買家,其實不會讓你落入下風,反而會讓談判陷入僵局的比率大幅下滑!
二、來自旁人的決策盲點:
◆我們總是以為向別人求助會顯得無能或軟弱,但實驗證明,你反而會因此得到對方更高的評價!
◆告訴房客「重複使用毛巾可以保護環境」,其實幾乎不會有賓客在乎;但如果告訴房客「75%使用本套房的貴賓都重複使用毛巾」的話,居然會有50%以上的人願意跟進!
三、來自外界的決策障礙:
◆明明沒有差別的一堆獎品,如果毫無意義地分成好幾堆,反而會讓消費者因為「錯失恐懼」,每一堆都想嘗試看看!
◆羅斯福競選團隊發現文宣上有張照片未經攝影師授權,不是低聲下氣去向對方購買,而是告訴對方:「這是個提高知名度的大好機會,如果我們選擇你拍攝的照片,你願意付給我們多少錢?請儘快回覆!」結果攝影師反而興高采烈地支付250美元!
- Mar 20 Fri 2015 04:22
李厚穎:劉克襄的反省──溫暖卻有待商榷的因果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