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rom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3/122011031600189.html
3月11日下午日本東北地方三陸外海發生芮氏規模9.0強震,隨即並引發高達10公尺的海嘯。強震在日本許多地方造成不同程度的災情,尤以離震央最近的福島縣、宮城縣受創最為嚴重,其中,以福島縣核電廠受損所造成輻射外洩及停電所帶來後續災害尤受世人矚目。
由於震災迄未完全停止,討論日本311強震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須先假設核能危機逐漸受到控制的情境。就此,茲以需求及供給兩個層面加以研析。就需求面言,雖然日本面臨長期通貨緊縮的問題,致國內需求持續低迷,但日本經濟仍是全球第三大,其GDP約占全球的8.7%,若經濟因震災陷入低迷或衰退,勢必影響到全球經濟。就供給面言,日本在全球供應鏈中有著難以取代的角色,若災後供應鏈中斷,將影響全球相關產業的供貨,並影響全球經濟。
更具體地說,受到震災影響日本內外需都受到衝擊。首先、部分日本重要製造業紛紛停工,致出口降低,而交通和公共設施毀壞,更會影響出口的順暢度。另,災後許多廠商必須補充流失的資本財和原物料,部分必須仰賴進口。因此,在出口減少而進口增加下,日本貿易收支勢必朝負面發展。其次、由於災區民眾財富減損,勢必減少支出,而非災區民眾在安全感喪失下消費信心也相應動搖,儲蓄意願也將隨之提高,讓日本內需活力減弱。
第三、強震造成多間核電廠停產,導致電力供應嚴重受損。日本內閣已緊急決定實行分區停電。由於目前係對民生用電採取分區每天輪流停電兩小時的方法應急,因此最直接的衝擊在於民生消費,此將讓已經相當低迷的消費雪上加霜。不過日本民間儲蓄率高,有能力緩和天然災害的衝擊,因此對民間消費應不致產生災難性的影響。
第四、預期災後重建需要大量融資。強震前日本政府早已債台高築,2010年累積債務占GDP比高達225%。目前日本朝野各黨已經就如何籌措財源達成初步共識,決議將開徵臨時稅來度過難關。儘管災後重建將造成政府支出擴大有利經濟成長,但稅賦的增加又將排擠掉民間支出,不利經濟成長。合併來看,災後重建需求對日本經濟推動力,實不宜過度樂觀。
第五、限電措施將降低受影響地區商業活動。雖然供電不穩最直接的衝擊是製造業,目前日本政府也採取100%供應工業及東京都市中心商業金融用電的緊急措施。但在電力完全恢復前,工業、服務業生產均難免受到影響。另震災造成其他基礎建設及廠房損壞,亦將削弱日本的生產潛能。
第六、震災重建雖可增加進口需求,但日本內需減弱也會抑制日本進口,不利全球貿易。更重要的是,日本是全球重要的資訊及汽車生產大國,因此若這些重要原料及零組件的生產和運輸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恐將衝擊到全球相關產業的供應鏈。就資訊產業言,日本生產全球40%的電子零組件,雖各家廠商在震災受害不一,但因基礎設施的破壞,預計相關受災工廠回歸到平時的生產規模還需一段時日。不過,日本產業界為規避地震,長期以來便持續分散生產地點、進行全球佈局。以目前市場最憂心的矽晶圓生產來說,產量約占全球32.4%的信越半導體分散在全球9座工廠生產,目前僅福島縣的白河工廠停產,其他8座工廠則營運正常。
此外,目前正逢電子產業淡季,產能利用率不高,因此就全球來說應該有足夠的閒置產能來填補受震災影響的缺口。再者,日本地震帶集中在東方的太平洋板塊沉沒交界處,因近年來新設立的工廠多半在關西,仙台等災區的廠房較落後老舊,影響相對緩和。
汽車產業是這次地震與海嘯中受創最嚴重的產業,因為豐田、本田、日產及其他重要零組件廠都以東北重災區為主要生產基地,目前這些工廠大多停擺,影響全球汽車業上下游相關產業的生產活動。不過鑒於日本已透過全球佈局將工廠分散到海外,因此,透過提高海外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將可緩衝這方面的衝擊。此外,目前亦逢汽車業淡季,多少也緩和震災的衝擊。
綜上,儘管日本是全球資訊業及汽車業的生產重鎮,但長期以來透過海外佈局分散工廠,加以目前正逢該兩產業的生產淡季,因此強震對全球供應鏈的損傷應在控制範圍內,不至於造成供應中斷危機。不過,強震過後,財富的減損及持續限電將衝擊已經相當低迷的日本內外需。依據野村控股的評估,限電措施若持續到今年4月底,將使得日本經濟成長降低0.29個百分點。儘管政府支出增加將緩和這方面的負面影響,但由於政府債務偏高,如政府以增稅籌措重建財源,勢將影響政府支出增加的激勵效果,因此日本經濟將更為低迷,對復甦中的全球經濟投下新變數。
3月11日下午日本東北地方三陸外海發生芮氏規模9.0強震,隨即並引發高達10公尺的海嘯。強震在日本許多地方造成不同程度的災情,尤以離震央最近的福島縣、宮城縣受創最為嚴重,其中,以福島縣核電廠受損所造成輻射外洩及停電所帶來後續災害尤受世人矚目。
由於震災迄未完全停止,討論日本311強震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須先假設核能危機逐漸受到控制的情境。就此,茲以需求及供給兩個層面加以研析。就需求面言,雖然日本面臨長期通貨緊縮的問題,致國內需求持續低迷,但日本經濟仍是全球第三大,其GDP約占全球的8.7%,若經濟因震災陷入低迷或衰退,勢必影響到全球經濟。就供給面言,日本在全球供應鏈中有著難以取代的角色,若災後供應鏈中斷,將影響全球相關產業的供貨,並影響全球經濟。
更具體地說,受到震災影響日本內外需都受到衝擊。首先、部分日本重要製造業紛紛停工,致出口降低,而交通和公共設施毀壞,更會影響出口的順暢度。另,災後許多廠商必須補充流失的資本財和原物料,部分必須仰賴進口。因此,在出口減少而進口增加下,日本貿易收支勢必朝負面發展。其次、由於災區民眾財富減損,勢必減少支出,而非災區民眾在安全感喪失下消費信心也相應動搖,儲蓄意願也將隨之提高,讓日本內需活力減弱。
第三、強震造成多間核電廠停產,導致電力供應嚴重受損。日本內閣已緊急決定實行分區停電。由於目前係對民生用電採取分區每天輪流停電兩小時的方法應急,因此最直接的衝擊在於民生消費,此將讓已經相當低迷的消費雪上加霜。不過日本民間儲蓄率高,有能力緩和天然災害的衝擊,因此對民間消費應不致產生災難性的影響。
第四、預期災後重建需要大量融資。強震前日本政府早已債台高築,2010年累積債務占GDP比高達225%。目前日本朝野各黨已經就如何籌措財源達成初步共識,決議將開徵臨時稅來度過難關。儘管災後重建將造成政府支出擴大有利經濟成長,但稅賦的增加又將排擠掉民間支出,不利經濟成長。合併來看,災後重建需求對日本經濟推動力,實不宜過度樂觀。
第五、限電措施將降低受影響地區商業活動。雖然供電不穩最直接的衝擊是製造業,目前日本政府也採取100%供應工業及東京都市中心商業金融用電的緊急措施。但在電力完全恢復前,工業、服務業生產均難免受到影響。另震災造成其他基礎建設及廠房損壞,亦將削弱日本的生產潛能。
第六、震災重建雖可增加進口需求,但日本內需減弱也會抑制日本進口,不利全球貿易。更重要的是,日本是全球重要的資訊及汽車生產大國,因此若這些重要原料及零組件的生產和運輸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恐將衝擊到全球相關產業的供應鏈。就資訊產業言,日本生產全球40%的電子零組件,雖各家廠商在震災受害不一,但因基礎設施的破壞,預計相關受災工廠回歸到平時的生產規模還需一段時日。不過,日本產業界為規避地震,長期以來便持續分散生產地點、進行全球佈局。以目前市場最憂心的矽晶圓生產來說,產量約占全球32.4%的信越半導體分散在全球9座工廠生產,目前僅福島縣的白河工廠停產,其他8座工廠則營運正常。
此外,目前正逢電子產業淡季,產能利用率不高,因此就全球來說應該有足夠的閒置產能來填補受震災影響的缺口。再者,日本地震帶集中在東方的太平洋板塊沉沒交界處,因近年來新設立的工廠多半在關西,仙台等災區的廠房較落後老舊,影響相對緩和。
汽車產業是這次地震與海嘯中受創最嚴重的產業,因為豐田、本田、日產及其他重要零組件廠都以東北重災區為主要生產基地,目前這些工廠大多停擺,影響全球汽車業上下游相關產業的生產活動。不過鑒於日本已透過全球佈局將工廠分散到海外,因此,透過提高海外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將可緩衝這方面的衝擊。此外,目前亦逢汽車業淡季,多少也緩和震災的衝擊。
綜上,儘管日本是全球資訊業及汽車業的生產重鎮,但長期以來透過海外佈局分散工廠,加以目前正逢該兩產業的生產淡季,因此強震對全球供應鏈的損傷應在控制範圍內,不至於造成供應中斷危機。不過,強震過後,財富的減損及持續限電將衝擊已經相當低迷的日本內外需。依據野村控股的評估,限電措施若持續到今年4月底,將使得日本經濟成長降低0.29個百分點。儘管政府支出增加將緩和這方面的負面影響,但由於政府債務偏高,如政府以增稅籌措重建財源,勢將影響政府支出增加的激勵效果,因此日本經濟將更為低迷,對復甦中的全球經濟投下新變數。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