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40400003.html
中國時報 【簡妙如】


近來王彩樺的〈保庇〉紅遍大街小巷,不少人覺得這是「B咖藝人出頭天」的新神話,或是認為這是一種B咖真誠自在的生存之道,展現台灣社會的多元生命力。這些解讀都沒錯,我們對王彩樺的幽默可愛也是真心欣賞,但在為B咖出頭天慶幸之餘,我們是否也應該問一下,從什麼時候開始,「B咖」變成了台灣演藝圈的最愛?難道電視台跟觀眾,都不喜歡「A咖」了嗎?

 大概二十年前,四大天王時代的劉德華、郭富城,或梁朝偉、張曼玉來台宣傳,必定去上張小燕的綜藝節目。影迷守著電視,細數珍貴偶像訪談,沉默的王菲接受訪問,伍佰與China Blue精湛沸騰的Live表演…。其實我們曾有非常多的A咖,還有大製作的戲劇節目。

 但看看現在電視裡什麼最紅?收視第一的鄉土劇,應該最賺錢了,似乎都是棚內戲;演出總裁辦公室,卻使用廉價過時的紅、藍色公文夾。每台電視新聞只有二手報導,還永遠重複播放、變相宣傳自己台的節目、藝人大小事。還有,怎麼轉來轉去都是韓劇?連韓國綜藝節目都取代了本土綜藝節目。明明很多頻道,卻是每台都是談話節目,什麼A、B、C咖、大學生、大嫂團的,只要翹著腳、聊聊怎麼吃、穿、打扮…。

 其實大家應都還愛A咖,但在一個製作成本節節下降的電視產業環境,卻只能守著製作B咖節目等級的結構條件,生產出我們現在的B咖電視產品。這是怎麼來的?最主要原因,可說是台灣電視台生態在近二十年的改變。一九九三年有線電視全面開放,商業電視廣告市場那能承受由三台一下爆增至近百台來瓜分的後果?於是各個節目收視率都萎縮,不僅不可能再出現收視率快四○%的《楚留香》,我們也很久沒有出現讓全民叫好叫作的「八檔點」大製作。

 而我們的鄉土劇,卻一小時只約一百萬。電視台買韓劇播出的成本更便宜,一集差不多三十萬元(用來取代較貴的日劇),綜藝節目也是相同道理。而本土製作的大量談話節目,一集成本都不到十萬。更慘的是,電視人才沒有出路。新進的電視從業人員薪資水平一路下降,專業勞動條件更無從維護。記者被要求冒險挺進災區、要有畫面;B咖要十八般武藝、再加上無止境的自我揭露…。整體電視產業的發展更一路萎縮,媒體專業及創意人才沒有舞台,也無法培養新世代的專業從業人員。B咖藝人的崛起,其實正是台灣電視產業日漸淪為二等電視環境的活生生寫照。

 更何況,並不是只有觀眾才喜歡A咖,所有台灣電視圈的製作人、幕後工作人員、演員…,誰不希望就是A咖?然而電視作為社會的集體自我形象、集體記憶與文化產物,及近來創意經濟的軟實力,台灣電視頻道過度氾濫後的二十年成果,就是大家都別想有A咖夢!

 因此,檢視台灣B咖現象的背後因素,顯然還有更多值得我們關注的結構性問題。而近來廣電三法的修法,似乎沒有任何法條能協助修補如此沒有希望的商業電視產業環境。寄望體質強健的公共廣電集團,以及被許多人提出千百回的「影視基金」構想(也就是,從目前的主導商業市場的節目、頻道及廣告獲益中徵收一定比例的基金),都能用來鼓勵及挹注商業市場無法著力的節目──比如大製作、具開創性、或具公共性及前瞻性的影視作品。

 當許多國家對於公視、商業電視台的角色平衡,及對整體社會文化發展都有宏觀眼光及具體影視政策時,台灣的電視結構,是否也應有一番規劃及覺醒,才不會讓觀眾、專業影視人才自甘於永遠的B咖角色與命運?值得政府及主管機關NCC深思。(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媒體改造學社執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dysung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